解释 : 公孙弘为学官,悼道之郁滞,乃请曰:“丞相御 史言:制曰‘盖闻导民以礼,风之以乐。婚姻者,居屋之大伦也。今礼废乐崩,朕甚愍焉。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,咸登诸朝 。其令礼官劝学,讲议洽闻兴礼,以为天下先。太常议, 与博士弟子,崇乡里之化,以广贤材焉’。谨与太常臧 、博士平等议曰:闻三代之道 ,乡里有教,夏曰校,殷曰序,周曰庠。其劝善也 ,显之朝廷 ;其惩恶 也,加之刑罚。故教化 之行也,建首善自京 师始,由内及外。 今陛下昭至德,开大明,配天地,本人伦,劝学脩礼,崇化厉贤,以风四方,太平之原也。古者 政教未洽,不备其礼,请因旧官而兴焉。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,复其身。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,仪 状端正者, 补博士弟子。郡国县道邑有 好文学,敬长上,肃政教,顺乡里,出 入不悖所闻者,令相长丞 上属所二千石,二千 石谨察可者,当与计偕,诣太常,得 受业如弟子。一岁皆辄试,能通一以上 ,补文学掌故缺;其高 弟可以为郎中者,太常籍奏。即有秀才异等,辄以名闻。其不事学 若下材及不能通一,辄罢之,而请诸 不称者罚 。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,明 天人分际,通古今之义,文章尔雅,训辞深厚,恩施甚美。小吏浅闻,不能究宣,无以 明布谕下。治礼次 治掌故,以文 学礼义为官,迁留滞。请选择其秩比二百 石以上,及吏百石通一以上,补左右内史、大行 卒史;比百石已 下,补郡太守卒史:皆各二人,边郡一人。先用诵多者,若不足, 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 ,文学掌故补郡属,备员。请著功令。佗如律令。”制曰:“可。”自此以来,则公卿大 夫士吏斌斌多文学 之士矣。... 更多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