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 : 蔡泽少得间,因曰:“夫商君、吴起、大夫种,其为人臣尽忠致功 则可原矣,闳夭事文王,周 公辅成王也,岂不亦忠 圣乎?以君臣论之,商君、吴起、大夫种其可原孰与闳夭、周公哉?”应侯曰:“商君、吴起、大夫种弗若也。”蔡泽曰:“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, 惇厚旧故,其贤智与有道之士为胶漆,义不倍功臣,孰与秦孝公、楚悼王、越王乎?”应 侯曰:“未知何 如也。”蔡 泽曰:“今主亲忠臣, 不过秦孝公、楚悼王、越王,君之设智,能为主 安危修政,治乱 彊兵,批 患折难,广地殖穀,富国足家,彊主,尊社稷,显宗庙,天下莫敢欺犯其 主,主之威盖震 海内,功彰万里之外,声名光辉传於千世,君孰与商君、吴起、大夫种?”应 侯曰:“不若。” 蔡泽曰:“今主之亲忠臣不忘旧故不若孝公、悼王、句践,而君之功绩爱信亲幸又不若商君、吴起、大夫种,然而君之禄位贵盛,私家之富过於三子 ,而身不退者,恐患之甚於三子,窃为 君危之。语曰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’。物盛则衰,天地之 常数也。 进退盈缩, 与时变化,圣人之常道也 。故‘国有道则仕 ,国无道则隐’。圣人曰 ‘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’。‘不义而富且贵,於我 如浮云’。今君之怨已 雠而德已报,意欲至 矣,而无变计,窃为君不取 也。且夫翠、鹄、犀、象,其处势 非不远死也,而所以死 者,惑於饵也。苏秦、智伯 之智,非不足以辟辱远死也,而所以死者, 惑於贪利不 止也。是以圣人制礼节欲,取 於民有度,使之以时,用之有止,故志不溢 ,行不骄,常与道俱而不 失,故天下承而不绝。昔 者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至於葵丘之会,有骄矜之志,畔者九国。吴王夫差兵无敌於天下,勇彊以轻诸侯,陵齐 晋,故遂以杀身亡国。夏育 、太史噭叱呼骇三军,然而身死於庸夫。此皆乘至盛而不返道理,不居卑退处俭约之患也。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,禁奸本,尊爵必赏, 有罪必罚,平权衡 ,正度量,调轻重,决裂阡陌,以静生民之业 而一其俗,劝民耕农利土, 一室无二事,力田稸积,习战陈之事, 是以兵动而地广,兵休而国富,故秦无敌於 天下,立威诸侯,成秦国之 业。功已成矣,而 遂以车裂。楚地方数千里,持戟百万,白起 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,一战 举鄢郢以烧夷陵,再战南并蜀汉。又越 韩、魏而攻彊赵,北阬马服,诛屠四 十馀万之众 ,尽之于长平之下,流血成川,沸声若雷 ,遂入围邯郸,使秦有帝业。楚、赵天下之彊国而秦之仇敌也,自是之後,楚、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,白起之势也。身所服者 七十馀城,功已成矣,而遂赐剑死於杜邮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,卑 减大臣之威重,罢无能,废无用,损不急之官,塞私门之请,一楚国之俗,禁游客之民, 精耕战之士,南收杨越,北 并陈、蔡,破横散从,使驰 说之士无所开其口,禁朋党以励百姓,定楚国之政, 兵震天下,威服诸侯。功已成矣,而卒枝解。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,免会稽之危,以亡为存,因辱为荣,垦草入邑,辟地 殖穀,率四方之士,专上下之力,辅句践之贤,报夫差之雠,卒擒劲吴。令越成霸。功已彰而信矣,句践终负而杀之。 此四子者,功成不去,祸至於此。此所谓信而不能诎 ,往而不能返者也。范蠡知之,超然辟世,长为陶硃公。君独不 观夫博者乎?或欲大投,或欲分功,此皆君之所明知也。今君相秦,计不 下席,谋不出廊庙,坐制 诸侯,利施三川, 以实宜阳,决 羊肠之险,塞太行之道,又斩范、中行之涂, 六国不得合从,栈道千里, 通於蜀汉 ,使天下皆 畏秦,秦之欲得矣,君之功极矣,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 。如是而不退,则商君、白公、 吴起、大夫 种是也。吾闻之,‘鉴於水者见面之容,鉴於人者知吉与凶’。书曰‘成功之下, 不可久处’。四子之祸,君 何居焉?君何不以此时归相 印,让贤者而授之,退而岩居川观 ,必有伯夷之廉, 长为应侯。世世称 孤,而有许由、 延陵季子之让,乔松之寿,孰与以祸终哉?即君何居 焉?忍不能自离,疑不能自决 ,必有四子之祸矣。易曰‘亢龙有悔’,此言上 而不能下,信 而不能诎,往而不能自 返者也。原君孰计之!”应侯曰:“善。吾闻‘ 欲而不知,失其 所以欲;有而不知,失其 所以有’。先生幸教,睢敬受命。’於 是乃延入坐,为 上客。... 更多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