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 : 既去,顷之,襄子当出,豫 让伏於所当过之桥下。襄子至桥,马惊,襄子曰:“ 此必是豫让也。”使人问 之,果豫让也。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:“ 子不尝事范、中行 氏乎?智伯尽灭之, 而子不为报雠, 而反委质 臣於智伯。智伯亦已死矣,而子独何 以为之报雠之深也? ”豫让曰:“臣事范、中行 氏,范、中行氏皆众 人遇我,我故众人报之。至於智 伯,国士遇我,我故国士报之。”襄子 喟然叹息而泣曰: “嗟乎豫子!子 之为智伯,名既成矣,而寡人赦 子,亦已足矣。子其自为计,寡人不复 释子!”使兵围之。豫让曰:“臣闻明主不掩 人之美,而忠臣有死名之义。前君已宽赦臣 ,天下莫不称君之贤。今日之事,臣固伏诛 ,然原请君之衣而击之,焉 以致报雠之意, 则虽死不恨。非所敢望也,敢布腹心!”於 是襄子大义之,乃使使持衣与豫让。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,曰: “吾可以下报智伯矣!”遂伏剑自杀。死之日, 赵国志士闻之... 更多 >>